定義簡介配置

org.eclipse.ui.intro.config 主要在說明簡介配置的 ID(該配置可以顯示我們的內容),以及 XML 檔的名稱(該檔含有簡介內容專用的定義)。 一個給定的 CustomizableIntroPart 應該只定義一個專有的簡介配置。(只有第一個找到的簡介配置,才能顯示在 CustomizableIntroPart)。

   <extension
	id="intro"
	point="org.eclipse.ui.intro.config">
	<config
		introId="org.eclipse.platform.intro"
		id="org.eclipse.platform.introConfig"
		content="$nl$/introContent.xml">
	<presentation
		home-page-id="root" standby-page-id="standby">
			<implementation
 				ws="win32"
				style="css/shared.css"
				kind="html"
				os="win32">
			</implementation>
			<implementation
				kind="swt">
			</implementation>
	</presentation>
	</config>
      </extension>
這個檔案的路徑是相對於外掛程式的目錄。(請注意目錄名稱中的 $nl$ 變數,它表示檔案將放在目標環境的國家語言所專用的目錄中。)

配置延伸可讓您指定內容以及內容的呈現方式。content 元素的重點是定義網頁,presentation 元素則是說明與呈現方式相關的屬性,說明如何顯示網頁。 簡介首頁的網頁 ID(完整模式)是一定要指定的,而待命網頁 ID(待命模式)則是選用的。 首頁是在產品第一次啟動時所出現的頁面。 呈現方式可以指定一或多個顯示網頁的實作方式。 每一個平台和視窗化系統都會指定實作,讓您利用平台專屬的特性來顯示網頁內容。 比方說,視窗平台具有強大的 HTML 瀏覽器小組件,因此簡介內容是採用 HTML 型的實作。 其他不具這項功能的平台,則是使用 SWT 型的實作,將網頁說明對映到 SWT 型格式。 沒有指定視窗化系統或作業系統的實作,則被視為通用實作; 如果要確保簡介能夠顯示在所有的平台上,一定要定義這類實作。 工作台會先察看實作,找出與目前作業系統和視窗化系統相符的實作。 如果找不到相符的實作,就選擇通用實作。 大部分這類詳細資料,都是在產品配置層次處理,因此這裡不再詳加討論。